Proxmox VE 4.x 中文初階學習手冊
把
/tmp
swap
/var/lib/vz
/var/cache
/var/tmp (web上傳iso 的的時候 cache 也會寫入隨身碟)
/var/log
這些資料夾移轉到 3.5 hdd 的 pool 上面嗎?
下次移走以後... 你會發現... 除非你運行 apt update & apt upgrade 不然 usb disk 是完全沒有任何資料寫入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實作開始 參考:在純 ZFS 安裝 FreeBSD , FB Proxmox VE 伺服器虛擬化管理平台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在 zfs 硬碟上建立 容量為8G 的 swap (儲存池名稱 pvefs24T1)
zfs create -V 8G pvefs24T1/swap
zfs set checksum=off pvefs24T1/swap
zfs set dd:swap=on pvefs24T1/swap (dd 是自行設定的名稱)
zfs create -V 是建立 virtual block device 的模式, 自然會在 /dev/zdX 下面產生, /dev/zvol/[pool name]/[disk name] 也會有的... 這主要是給 iscsi 或是 vm 使用 block device 的模式.
使用 ZFS 時應啟用 swap。swap的容量對於超過2GB內存的機器來說,使用大致相當於內存容量的 swap 就可以了。與內存需求類似,不使用 swap 運行 ZFS 也是可能的,但出問題請自己想辦法。(註:從頭安裝純 ZFS 的系統)
- 查看swap分割區的建立
# ll /dev/zvol/pvefs24T1/
total 0
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Dec 30 12:01 swap -> ../../zd16
在這裡我們記下 zd16 這個代號,位置是 /dev/zd16 ,這個就是代表 pvefs24T1/swap 這個zfs分割區
- 關閉原來的 swap,和啟用新的 swap
關掉pve4系統預設的 swap
# swapoff /dev/zvol/rpool/swap
啟用新的swap
# mkswap -f /dev/zvol/pvefs24T1/swap
# swapon /dev/zvol/pvefs24T1/swap
- 寫入開機啟動
# pico /etc/fstab
把原來的 swap 設定前面加上 # 以遮蔽
# /dev/zvol/rpool/swap none swap sw 0 0
再加上新的 swap 設定
/dev/zvol/pvefs24T1/swap none swap sw 0 0
再按 Ctrl + O 存檔 Ctrl+X 離開
- 將 /var/lib/vz/ /var/cache/ /var/log/ 目錄搬移至 zfs 硬碟
- 建立 pvefs24T1/RW 儲存池
# zfs create pvefs24T1/RW
# cd pvefs24T1/RW
- 建立相對應目錄
# mkdir vz log cache - 同步目錄檔案
# rsync -avP /var/lib/vz/ vz/
# rsync -avP /var/log/ log/
# rsync -avP /var/cache/ cache/ - 修改 /etc/fstab 設定
# pico /etc/fstab
加入以下三行
/pvefs24T1/RW/vz/ /var/lib/vz none bind
/pvefs24T1/RW/log/ /var/log none bind
/pvefs24T1/RW/cache/ /var/cache none bind - 啟用目錄掛載
# mount -a
- 建立 pvefs24T1/RW 儲存池
- 註:
- 實作主機和usb隨身碟皆是 usb2.0規格,在沒有將這些目錄搬到 zfs pool 前,執行 apt-get update & upgrade 的速度和時間真得是非常地慢。搬過去之後速度就和硬碟是一樣的快。
- 關於 swap 的指令
在Linux系統中動態增加swap檔案空間的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