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簡介 2. 開始 2-1 Samba 簡介 2-2 Linux 伺服器安裝 2-3 create mode 3. 安裝 3-1 準備安裝軟體 3-2 安裝 VirtualBox 3-3 安裝Debian8 3-3-1 完裝完成後手動設定固定ip 3-4 微調 3-5 安裝samba與相關套件 3-6 安裝 zfs 套件 3-7 新增二顆儲存虛擬硬碟 4. samba 設定 4-1 Samba 伺服器設定 4-2 基本設定 4-2-1 新增任何使用者及訪客皆可讀寫之分享資料夾 4-2-2 使用者家目錄權限設定 4-2-3 設定需帳號密碼才可登入瀏覽提高檔案伺服器管理安全層級 4-2-4 增一般使用者唯讀分享資料夾 4-2-5 增隱藏分享資料夾 4-2-6 修改主機名稱 4-3 進階設定 4-3-1 實作-samba 設定 4-3-2 建立目錄結構 4-3-3 建立使用者 4-3-4 建立群組 4-3-5 實作-分享目錄權限設定 5. ZFS 5-1 ZFS - Raid 5-1-1 建raid1 5-1-2 建raidz 5-1-3 管理與維護 5-1-4 效能測試 5-2 查看已建立的新硬碟 5-3 認識 zfs格式化 指令 5-4 單一硬碟 5-5 以 ZFS 製作 ZFS Raid0 5-6 以 ZFS 製作 ZFS Raid1 5-7 作業 5-7-1 作業過程 6. samba 目錄+zfs 檔案系統 6-1 將 samba 的 分享目錄移至 zfs 硬碟上 6-2 zfs 快照與回復 6-3 zfs 分割區 直接複製備份 (Replication) 6-4 不同主機間 dataset 複製 6-4-1 本機對本機實做 6-5 差異性備份(增量複製) 6-6 rollback 快照時光機 6-7 從快照中還原個別檔案或目錄 6-7-1 從快照還原個別檔案-原理 6-8 刷洗 scrub (linux的 fsck) 7. 參考文件 7-1 VirtualBox 虛擬機使用 實體硬碟 7-2 Proxmox Physical disk to kvm (KVM 虛擬機直接使用實體硬碟) 7-3 How To Create A NAS Using ZFS and Proxmox (with pictures) 7-4 zfs 入門與管理技術
4-3-3
建立使用者
系統記錄使用者帳號的設定檔
/etc/passwd
請建立user0~user4共五個帳號,但不建立家目錄, 並設定 samba 密碼
~# useradd user0
~# useradd user1
~# useradd user2
~# useradd user3
~# useradd user 4
~# smbpasswd -a user0
~# smbpasswd -a user1
~# smbpasswd -a user2
~# smbpasswd -a user3
~# smbpasswd -a user4
如何新增、刪除一位使用者
同時建立使用者目錄,並設定登入密碼
root@debian8:~# adduser user1
Adding user `user1' ...
Adding new group `user1' (1001) ...
Adding new user `user1' (1001) with group `user1' ...
Creating home directory `/home/user1' ...
Copying files from `/etc/skel' ...
輸入新的 UNIX 密碼: ( 密碼不設定,直接按 Enter ,使用者 user1 將無法以 ssh 登入主機)
再次輸入新的 UNIX 密碼: (密碼 不設定,直接按 Enter ,使用者 user1 將無法以 ssh 登入主機)
passwd:密碼已成功地變更
正在改變 user1 的使用者訊息
請輸入新值,或直接按 ENTER 鍵以使用預設值
全名 []: (這裡可以輸入使用者的本名,例:葉大雄)
房間號碼 []:
工作電話 []:
住家電話 []:
其它 []:
Is the information correct? [Y/n] y
root@debian8:~#
只建立帳號,不建立使用者目錄,也不設定密碼
root@debian8:~# useradd user1
root@debian8:~# cat /etc/passwd |grep user1
user1:x:1001:1001::/home/user1:/bin/sh
root@debian8:~# ll /home/
總計 12
drwxr-xr-x 3 root root 4096 6月 30 10:10 ./
drwxr-xr-x 23 root root 4096 6月 16 15:20 ../
drwxr-xr-x 2 debian debian 4096 6月 13 15:23 debian/
root@debian8:~#
刪除使用者
刪除使用者帳號,
並同時刪除使用者家目錄(加 -r 參數則會連同家目錄及/var/mail/user1一併刪除)
root@debian8:~# userdel user1 -r
root@debian8:~# ll /home/
總計 12
drwxr-xr-x 3 root root 4096 6月 30 10:10 ./
drwxr-xr-x 23 root root 4096 6月 16 15:20 ../
drwxr-xr-x 2 debian debian 4096 6月 13 15:23 debian/ <----- 家目錄 /home/user1 已經刪除了
root@debian8:~# cat /etc/passwd |grep user1 <----- 在/etc/passwd 裡 user1 的帳號已經刪除了
root@debian8:~#
僅刪除使用者帳號
root@debian8:~# userdel user1
root@debian8:~# cat /etc/passwd | grep user1
root@debian8:~# ls -alF /home/
總計 16
drwxr-xr-x 4 root root 4096 6月 30 10:25 ./
drwxr-xr-x 23 root root 4096 6月 16 15:20 ../
drwxr-xr-x 2 debian debian 4096 6月 13 15:23 debian/
drwxr-xr-x 2 1001 1001 4096 6月 30 10:25 user1/ <------ 家目錄 /home/user1 還在
root@debian8:~#
設定使用者禁止登入伺服主機
若不提供個人家目錄,請在 /etc/passwd 中每一個新增的帳號裡的 /bin/bash 改為 /bin/false
這樣該使用者就無法登入主機,減少主機被入侵的機率,同時增加系統的安全性。
root@debian8:~# pico /etc/passwd
找到 user1 這一行
user1:x:1001:1001:葉大雄,,,:/home/user1:/bin/bash
改為
user1:x:1001:1001:葉大雄,,,:/home/user1:/bin/false
設定使用者登入主機密碼(請謹慎開放此項功能)
root@debian8:~# passwd user1
輸入新的 UNIX 密碼:
再次輸入新的 UNIX 密碼:
passwd:密碼已成功地變更
修改 user1 在 /etc/passwd 裡允許登入主機設定
root@debian8:~# pico /etc/passwd
找到 user1 這一行
user1:x:1001:1001:葉大雄,,,:/home/user1:/bin/bash
1. 簡介 2. 開始 2-1 Samba 簡介 2-2 Linux 伺服器安裝 2-3 create mode 3. 安裝 3-1 準備安裝軟體 3-2 安裝 VirtualBox 3-3 安裝Debian8 3-3-1 完裝完成後手動設定固定ip 3-4 微調 3-5 安裝samba與相關套件 3-6 安裝 zfs 套件 3-7 新增二顆儲存虛擬硬碟 4. samba 設定 4-1 Samba 伺服器設定 4-2 基本設定 4-2-1 新增任何使用者及訪客皆可讀寫之分享資料夾 4-2-2 使用者家目錄權限設定 4-2-3 設定需帳號密碼才可登入瀏覽提高檔案伺服器管理安全層級 4-2-4 增一般使用者唯讀分享資料夾 4-2-5 增隱藏分享資料夾 4-2-6 修改主機名稱 4-3 進階設定 4-3-1 實作-samba 設定 4-3-2 建立目錄結構 4-3-3 建立使用者 4-3-4 建立群組 4-3-5 實作-分享目錄權限設定 5. ZFS 5-1 ZFS - Raid 5-1-1 建raid1 5-1-2 建raidz 5-1-3 管理與維護 5-1-4 效能測試 5-2 查看已建立的新硬碟 5-3 認識 zfs格式化 指令 5-4 單一硬碟 5-5 以 ZFS 製作 ZFS Raid0 5-6 以 ZFS 製作 ZFS Raid1 5-7 作業 5-7-1 作業過程 6. samba 目錄+zfs 檔案系統 6-1 將 samba 的 分享目錄移至 zfs 硬碟上 6-2 zfs 快照與回復 6-3 zfs 分割區 直接複製備份 (Replication) 6-4 不同主機間 dataset 複製 6-4-1 本機對本機實做 6-5 差異性備份(增量複製) 6-6 rollback 快照時光機 6-7 從快照中還原個別檔案或目錄 6-7-1 從快照還原個別檔案-原理 6-8 刷洗 scrub (linux的 fsck) 7. 參考文件 7-1 VirtualBox 虛擬機使用 實體硬碟 7-2 Proxmox Physical disk to kvm (KVM 虛擬機直接使用實體硬碟) 7-3 How To Create A NAS Using ZFS and Proxmox (with pictures) 7-4 zfs 入門與管理技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