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168
:::
條列式新聞
新聞載入中,請稍後...

8-6 利用虛擬硬碟將虛擬機上的網頁獨立出來

  1. 環境:
    OS: ACFS 14.04.1 Server
    HD:SATA 15G

    重要:如果 /var/www 目錄下已經有網頁資料,那就就必須先備份至他處,待操作至 第 7步驟完成後,再搬至 新掛載後的 /var/www
    因為 掛載後的 /var/www 會 取代 原來的 /var/www , 這一點要特別注意。
    如果真的忘記了,那也沒關係,先   # umount /var/www 後,就會恢復原來的 /var/www , 待將 /var/www 備份至 他處後,再  # mount -a 即可。

     
  2. 請先增加一顆 SATA 3G 的硬碟


     
  3. 開機完成。





     
  4. 接下來這一段步驟您可以繼續(桌面操作方式--->5.),
    如果您要使用 CLI 文字介面模式 (建議,也比較簡單),請直接 跳至  6. 接下去
    操作過程都是一樣的,只是方式不同而已。
    步驟 5. 和步驟 6. 的過程是一樣的。依您習慣的方式擇一操作即可。


     
  5. 桌面操作方式
    1. 登入進入桌面環境。開啟終端機畫面 ( 以 ssh 登入 無法操作此步驟 )
       
    2. 在終端機畫面執行 # sudo gparted 指令


       
    3. 選取新增的硬碟 /dev/sdb


       
    4. 這是新增的硬碟,要建立分割表,才能建立分割區,所以現在要先建立分割表。


       
    5. 以預設的 msdos (也就是 MBR)方式來建立硬硬分割表。
      因為 MBR 方式最大只支援到 2TB 的硬碟,而大於 2TB 以上的硬碟,就必需改採 gpt 的方式來建立硬碟分割表。



       
    6. 建立好分割表,再接下來就是要建立分割區。


       
    7. 格式化新加入的硬碟
      我們要使用這一整顆硬碟的容量,所以就直接使用預設的設定(使用整顆容量)即可。


       
    8. 為避免操作不慎把硬碟資料刪除,所以剛剛的操作並未真正寫入硬碟,現在已經設定完成,就必須把分割表、分割區寫入硬碟。






       
    9. 到此,桌面操作方式結束,接下來就要換 CLI 文字介面的操作,請略過 步驟 6.  跳至 步驟 7.

       
  6. CLI 文字介面模式
    1. 以文字介面操作 格式化新加入的硬碟
      1.在桌面開啟終端機畫面  或
      2.以 ssh 登入 操作(推薦)   皆可
    2. 硬碟分割
      查看 新增硬碟代號
      # ls -al /dev/sd*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 SATA 硬碟的代號是 /dev/sda、/dev/sdb、/dev/sdc,IDE 碟碟的代號是 /dev/hda、/dev/hdb、/dev/hdc )

      接下來要分割硬碟()
      我們使用 fdisk 程式,這是 以 msdos(MBR ) 方式分割,所以,我們只要做建立分割區即可。
      若要使用 GPT 方式分割的話,那就改用 gdisk 程式來做。

      # fdisk /dev/sdb
      n
      (按 Enter)
      (按 Enter)
      (按 Enter)
      (按 Enter)  ----> 連按4次 Enter 鍵
      w
      ---------------> 這樣就完成硬碟的分割


       
    3. 硬碟格式化
      查看剛剛分割完畢的硬碟分割表,可以發現出現新的分割表 /dev/sdb1  (有數字的是分割表,沒有數字的是整顆硬碟)
      # ls -al /dev/sd*

      接下來要以 ext4 檔案格式 對 /dev/sdb1 來做格式化
      # mkfs.ext4 /dev/sdb1 -m0


       
    4. 這個部份就到這裡結束,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要把格式化完成的硬碟分割區 /dev/sdb1 掛載 (mount)到 /etc/fstab ,這樣,每一次開機時 Linux 就會自動 mount.
       
  7. 把格式化完成的硬碟分割區 /dev/sdb1 掛載 (mount)到 /etc/fstab ,這樣,每一次開機時 Linux 就會自動 mount.
     
    1. 查看 /dev/sdb1 的 uuid 
      # ls -al /dev/disk/by-uuid/


       
    2. 把 /dev/sdb1 的 uuid 寫入 /etc/fstab 中,並 mount (掛載) 到 /var/www 目錄

      # pico /etc/fstab
      在/etc/fstab 中 加入下圖黃色框框中的內容
      UUID=6f246f46-00df-4106-aff6-3768a50e9542   /var/www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xt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efaults         0            1
                   /dev/sdb1 的 UUID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要掛載的目錄       格式化的檔案格式

      重新掛載 /etc/fstab 裡記錄的 硬碟記錄
      # mount -a
      如果沒有任何訊息,就表示沒有錯誤。

      查看 本機硬碟掛載情況
      # df -h

      ​​

       

:::
展開 | 闔起

文章類別

書籍目錄

展開 | 闔起

線上使用者

20人線上 (20人在瀏覽線上書籍)

會員: 0

訪客: 20

更多…